一提起猪,可能不少人就会想起《西游记》中的那位好吃懒做,不学无术天蓬元帅;而很多人呢,则会想起一些骂人的话来,诸如如猪头或者是猪头三等。但你知道猪头三原来的意思是什么吗?实际上猪头三指的是“猪头三牲”,即猪、牛、羊这三样祭物,最后经过民间艺术加工,变成了“猪头三”,用来称谓那些不明事理或不识好歹的人。
尽管我们常常用猪来骂人,但不用说大家也知道,猪是和我们人类关系是非同一般的。作为中国人来说,离得开猪肉的,恐怕只有少数人而已,因此要谈肉食与健康,自然少不了猪肉。
说起猪,大家知道我过的十二地支第的十二位是什么吗?亥,亥是什么,亥就是我们的猪,而且在《说文解字》里面,第一个字是“一”,最后一个字是“亥”,为什么猪总是作为压轴的动物出现,这里面有什么象征意义没有呢?实际上,亥这个字按照甲骨文的写法,就像一个男人搂着一个女人在睡觉,而这个女人又怀孕了。所以亥的本意是是“核”,即万物成为种子的意思。因为亥时,即夜深人静之时,这个时间人最不容易受打扰,所以是最佳的受孕时间。实际上抛开这些文化方面的东西不谈,单就猪的药用价值,同样值得一谈。
猪具有什么样的药用价值呢?
大家都知道,不管是吃牛肉也好、羊肉也好、鸡肉也好,吃着吃着大家会发现,咦,上火了,而猪肉天天吃,却很少出现上火的症状。为什么?因为猪性质偏凉,所以猪肉有牛羊肉等不具备的一种功效——滋阴降火。有句广告词叫“怕上火,喝王老吉”,实际上怕上火,吃猪肉效果也挺好。为什么猪具备这样的功效,实际上与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是息息相关的。
大家都知道,猪有懒惰嗜睡本性,每天都是躺着的,只有吃的时候才活动活动。再加猪为圈养,环境潮湿,按照《黄帝内经》“阴静阳燥”的理论,活动多的,偏于好动的属性偏热。如飞禽类的动物,均有大热之性,因为它们活动量都回答,而一般的陆地动物,多数也是偏于热性的,像牛、羊狗以及野生动物等,并且活动量越大,热性越大,如够的活动量比羊大,所以狗的热性也大于羊,而羊的活动量比牛大,所以羊的热性也大于牛。活动少的、偏于安静的,属性偏阴。所以古人认为猪有水性,偏寒。因此多吃一些猪肉,一般不会导致人出现上火症状。这也是现代人食用猪肉较多的原因。
实际上与猪肉相比,猪内脏的补益作用更为明显。怎么补呢?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“以脏补脏”。民间常听说:“胃痛呀,蒸猪肚子吃。”、“心脏病,吃猪心。”、“骨折了,要炖筒子骨吃。”、“贫血了要多吃猪肝。”、“阳痿要吃猪鞭”等等,都具有一定治疗功效。如有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在治疗糖尿病时,就曾经从现场杀猪取会胰脏浸入凉水中,配其中草药汤剂,让病人切块吞服作引的记载,由于其功效奇佳,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把施今墨看成是治疗糖尿病的泰山北斗。